
由于这位弟兄所问的是有关神拣选人这个课题的引申,我不禁联想到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对“拣选”或“选择”所当存的动机和态度。一个人作出任何选择的背后动机都会影响他处事待人的态度,不论正确与否,对他的灵命都会起一定的作用。
几个月前的《导向》杂志中,主编涤然女士在编后语提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就是:“选择性的忘记”。她指出人常常会忘记某些事和某些物,而这其实是他心中已先存有选择的动机。例如一些男人会忘记太太生日或结婚周年纪念日的日期,但他却会牢牢记住他的车子有无加滑机油或水的事。这是他个人选择性忘记。涤然女士提醒读者不要如圣经中所提到的以色列百姓那样,选择性地把上帝他们脱离为奴之家,进入迦南应许美地的厚恩大爱给忘记,而是要牢牢地记住神的恩典。
对神感恩和敬拜事奉,对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是责无旁贷的事。我们也应常常为我们有这样明智的选择而感到喜乐和自豪。可是当我们说到对人对事的动机态度时,就会发现我们常常会选择去忘记或忽略重要的,却然后本末倒置地把次要的事情如同石碑那样的牢刻在心板上。让我们来想想,在下列所指出的领域中,我们是如何地选择呢?
选择事奉
新约圣经中,除了保罗外,身为传道人的我,最钦佩的圣经人物要算是在使徒行传八章里头所提到的初期教会执事腓利了。
圣经中给了“传福音的腓利”这个雅号予七执事中的腓利,因为他就是一个传福音的人。腓利可以在撒玛利亚城那里举行群众布道会,带领多人归主,也在个人布道方面,作得得心应手,带领埃提阿伯的太监接受耶稣。无论是人多人少,他一样都为主所重用。
按使徒行传八章前面部分来看,腓利大可开完布道大会后,选择留在那里,安心在数以百计的人前作个人人景仰的大牧师,可是后来他却选择一对一传福音的幕后事奉工作。
我们对事奉的选择是如此吗?我们选择参与教会的事奉是不是必须有名堂,有岗位?抑或无论得时不得时,随传随到,而不去计较有没有名分或岗位的问题。我们是否只会名字被列在事奉表中才出来事奉,还是在任何时候都自动地实行关怀弟兄姐妹这没有明文指定的事奉呢?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天父上帝悦纳的献祭是属于后者而非前者。
弟兄姐妹,我们不是在事奉与不事奉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在主所喜悦与否的事奉中作出选择,愿我们懂得这当中的微妙。
选择不作选择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教会举办的写作讲习班。讲员杨百合先生要参加者在现场写一篇约200字的短文,然后他会给意见。文章交上去时,一位参加者的内容竟是如此(约略):“我在想如何去写这篇文章……咬笔头…,抓抓头……我想时间到了我也无法交出这篇文章……云云”这位以“无题”作为该篇文章题目的仁兄,说他写不出东西,而其实他那一些话也约有两百个字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往往有一些时候,我们选择不作选择,而其实就是作了选择。例如来到小贩中心,同行的或会问,“吃什么?”答曰:“随便!”其实这一个“随便”就是我们那一餐的选择了。我们对某活动的进展不欲置评;对某些人(指教会弟兄姐妹)对他不闻不问时,事实上我们所选择的就是无声抗议、筑下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墙垣。
我们在主里互为肢体,应对所进行的活动给予意见,不管是个人浅见或或是绝妙的心得,因至少你已将心意显明出来了。对人方面,爱心的手会顷刻间把无形的墙垣粉碎。但,为何我们老是选择被爱而不选择去爱呢?
选择受伤
当一个小孩摔倒,磨损膝盖的部位时,他当机立断要作的选择不是要受伤或不要受伤,而是选择要不要哭,还是要选择嚎啕大哭或是泪眼抽搐的方式哭?
我们所要探讨的“选择受伤”是指内心的受伤即心灵受到打击而作出负面的反应。陈终道牧师在他的以弗所书注释里论及“温柔”一词的观点是:温柔不是懦弱,而是心中柔软如海绵,当强烈的硬物侵袭时,它以以柔克刚的原理,缓和或抵销外来的侵袭。这样内心就不会受到伤害,反倒让侵略者感到意外。
正如陈牧师所解,温柔可以化解内心的伤害。试想想,我们是否常常刚硬自己的心,选择让它受到伤害呢?让我们求主赐给我们温柔的心,好叫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在他人有意或无意间得罪我们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受到伤害。
或许有人会说,这可好了,当我们开罪人时,对方一定要不计较我们的过错以显示他有温柔的心。请将心比心,上帝的家应该以爱为本,人人都得顾及他人的感受。我们应自己选择不受伤,并要靠主的恩典去安慰那些心灵受到创伤的弟兄姐妹。
有时候我想,耶稣基督来到罪恶的世人中,是不是没有选择,我们暂且说,祂得走上这一条成为代罪羔羊的路是祂不能选择的事。然而,他在成为人子活在世上,在群众中挑选十二门徒时,选择了那位在较后出卖祂的加略人犹大。是“失策”还是糊涂?祂是神,一位无所不知的全能者,难道祂不知道这个跟随祂的人之动机吗?约翰福音中记载,在与十二门徒的对话中话中,主耶稣曾经三番四次给犹大悔改的机会。然而,犹大都选择放弃,甚至出卖了耶稣,并在较后选择自尽来了结自己的生命。这并不是说耶稣是神,就必须用爱来对待仇敌,而是祂在此事中留下了爱的榜样,叫门徒们并今天的信徒们以此相效。
耶稣有选择事奉吗?请看曾祂对五千个人讲道,祂也到伯大尼的家庭讲道给马大和马利亚听。
耶稣有选择不作选择吗?他在世事奉神三年半的岁月中,他有向这些冥顽不灵的十二门徒抗议,指他们为朽木不可雕,一无是处而把他们当为废物吗?没有!无论他们如何软弱,祂还是选择他们接作为传扬真道的接班人。尽管门徒不配,祂仍拣选他们,因为在很早的时候祂已先选择爱他们,而且会爱他们爱到底。犹大出卖他祂时,如果当时你在场,你认为耶稣内心有没有受伤?祂的选择是什么?
将要面对考试的人常说:“平生无大志,只求六十分”,求六十分而不求一百分乃是人生一个阶段即学校考试时的选择。随着时日的流逝,人长大成熟后,这一些戏言这一些都会成为成过往云烟。然而有一天,当人生结束时,我们来到主的面,而主如果这么说:“我曾经给你许多选择的机会,你却常常错失。如今在天家,你想你还有机会再作选择吗?”求主赐我们聪明与智慧,使我们能为了将来在今天就作出最作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原刊载于第3卷第11期(17/09/00)之中文部主日周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